东南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明朝科举状元数前五的省份与地区,来看看有 [复制链接]

1#

明朝从洪武元年到崇祯十七年的年间共举行了90次会试,除了一些特殊情况外,基本按照每三年开一科的规律举办会试,即全国举人一起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。举人会试被录取后后被列为“甲榜”,这些人便是我们常说的“进士”,按照考试的成绩分为一甲、二甲、三甲三个等级,每科录取人数不同,但一甲人数只有三位:状元、榜眼和探花。终明一朝总共有90位状元,那么这些状元都是来自哪些省份和地区呢?

状元牌坊

状元数前五省份

现在中国的大部分省份划分在明朝已经完成,在统计数量时,将明朝时的南直隶按照现在的行政划分分成江苏和安徽(上海未单独分出,包括在江苏里),湖广按照现在划分分为湖北和湖南两省,北直隶未划分出北京、天津和河北。根据收集到数据,总共有12个省份出现状元,前五的省份依次时浙江省、江西省、江苏省、福建省和安徽省。其中浙江、江西和江苏三省数量最多,三省的状元数之和56名,占总数的62.2%,也就是说有明一朝状元过半数来自这三省。

状元数前五的省

而且前五省都是按照地理位置划分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南方(也有人争议安徽和江苏),明朝时期的经济重心已经从北方转移到南方,相应南方的学习氛围也就更为浓烈,尤其是明后期的江苏和浙江都是当时的文化中心。

前五省份占比

状元数前五的府(相当于现在地级市)

数据来源于考生的籍贯,按照明朝时府这一级的行政划分得出,前五位的依次时吉安府(今江西吉安市)、绍兴府(今浙江绍兴市)、苏州府(今江苏苏州市)、福州府(今福建福州市)和常州府(今常州市市辖五区、无锡市全境、隶属泰州市之靖江市以及隶属苏州市之张家港市大部分)。

状元数前五府

第五名常州府按照状元所在县划分的话,有2名为宜兴县(今江苏无锡下辖宜兴市)人,1名为武进县(今江苏常州市)人、一名为无锡县(今江苏无锡市)人。

第四名福州府为福建省的省治所在,在明朝时虽然实行海禁政策,但是明朝福建月港是当时东南沿海的第一大港。

第三名苏州府,明朝赋税大半来源于此,因此有苏杭书天下足的说法,在明后期属于经济文化中心。

第二绍兴府,现在影视剧当中常出现的明清时期绍兴师爷就是来自此地,绍兴府特别重视读书,导致当地的学习氛围异常浓厚,同样落榜者也甚多,而这部分人为谋生大多会选择成为当时大官僚的师爷,这就是绍兴府师爷的来历。

第一吉安府,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地方或者惊叹于吉安状元数量的巨大,但是这个数据是绝对真实的,江西省在明朝前期科举考试中表现异常突出,尤其是江西吉安。在明朝前期就有“朝士半江西,翰林多吉水”,这个并不是夸张的说法,从年到年这78年27科中有11位状元出自吉水,将近一半的的状元都是吉安人。其中明代建文二年(年)庚辰科和永乐二年(年)甲申科中一甲3人均为吉安人,也就是说这两科的状元、榜眼和探花都是来自吉安,可见吉安在明朝前期科举考试中的强势,可惜到明后期,江苏慢慢崛起,吉安科举神话也就不再上演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