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南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1948年,刘亚楼请吃饭,廖耀湘为何大骂 [复制链接]

1#
白癜风健康园地 http://www.wzqsyl.com/bbzs/bbyd/m/

前言

年10月,国民*高级将领廖耀湘被俘,东北野战*总参谋长刘亚楼专门设宴请廖耀湘吃饭。没想到廖耀湘不仅不领情,还在饭桌上大骂林彪:“……你们这是打的什么仗?谁像你们这样打?你转告林彪,他要有胆的话,就摆开阵势再打一场,看看谁打得过谁!”

廖耀湘之所以如此气愤,是因为林彪仅在两昼夜间就消灭了敌人5个*,这不仅在解放*征战史上创造了一项记录,在世界战史上也是一个奇迹。

林彪

塔山之战,关键在一个“挺”字

锦州城破在即,但林彪却丝毫不敢懈怠。在锦州的西面,廖耀湘兵团10万大*一度切断了东野的补给线,并朝黑山、大虎山一路猛扑。而在锦州的东面,“东进兵团”11个师也气势汹汹,企图与东野的8个师一决高低,拿下沈阳到锦州段的战略楔子——塔山。

锦州是关东的门户,而塔山距锦州仅30公里,是锦州的门户。如果塔山失手,“东进兵团”即可长驱直入,同近在咫尺的锦州守敌夹击处于坚城之下的攻锦部队,东野立时会腹背受敌,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。

所以,毛泽东不顾葫芦岛增兵,下令攻锦确实是一步险着。整个辽沈战役的关键不在于能否攻下锦州,而在于能否阻止住国民*在锦西云集的“东进兵团”。毛泽东电报中提出的“一星期内外能否攻克锦州”,关键在于一星期内外能否守住塔山。

塔山之利害攸关,林彪当然再明白不过。锦州就在眼前,关键就是看塔山能否守住。守不住塔山,前功尽弃。锦州范汉杰15万人马,廖耀湘“西进兵团”10万人马,侯镜如“东进兵团”15万人马,长春城内作困兽之斗的10万人马会一齐挤压过来。如此一来,在狭窄的辽西走廊上,林彪和他的东野岂只是腹背受敌?整个局势就可能来一个大翻盘。

到时,林彪就只剩一条路可走,弃塔山,撤围锦州,回师长春,继续“围城打援”,稳打稳扎。那种结果便是蒋介石所希望的,几十万国民*精锐*撞破锦州大门,安全撤至华北、江淮。这样的结局,对于日后的战局影响无法预料。

但有一点可以预料,林彪没了塔山,弄不好得拼命突围,被冲出“门”的“狗”反咬一口。

林彪

对于塔山这个关键,林彪和他的对手,双方的统帅毛泽东与蒋介石,大家心知肚明,谁拥有塔山,谁就得到了锦州。现在,双方陈兵塔山,就看谁能“挺”得住。

一个“挺”字,意蕴深远。曾国藩在教育其弟子李鸿章时,就曾多次谈及他的“挺”经:“谁能挺过,谁就有了主动权。”晚年,李鸿章办实业,兴外交,掌*事,可谓焦头烂额,每到关键时,他意欲放弃和妥协时,一想到老师曾国藩的那段“挺经”,心中又打定主意,坚持下来。

现时之下,林彪的处境与心境和曾国藩、李鸿章何其相似。

关门不住反被狗咬,打蛇不成终被蛇伤。利害攸关之时,双方都不敢掉以轻心。

双方都被逼到了悬崖边上,毫无退路可言。这就要看谁能抓住机遇,谁能悟透曾国藩的“挺经”,“挺”过塔山这一关口。

“打仗是要有三分冒险的,一般说来有七分把握加上主观努力就可以投人战斗,就可以打胜仗,要想有十分把握才投入战斗,那就没有几仗好打了,那是打‘老爷式’的仗,必然会丧失战机。”在黑土地上,林彪一反平日“只打有把握之仗”的求稳习惯,反复啰嗦就这么几句,并给这起了个名字叫“硬拼仗”。到了坚守塔山时,他还补充说:“此次锦州战役,可能演变成东北大决战,可能造成收复长春和大量歼灭沈阳出援之敌的结果”,“锦州之战有很大可能发展为敌我两*主力的大决战”,在塔山则要“使我*创造震动全国的光荣的防御战”。

这些思想和预测,都在塔山中得到了应证。

林彪

“我不要伤亡数字,只要塔山”

从10月10日凌晨开始,塔山恶战六昼夜。除林彪主动询问和4纵主动报告的,仅一个12师,每天就要向林彪报告四次。

“守住塔山,胜利就抓住一半。告诉你,塔山必须守住!拿不下锦州,*委要我的脑袋;守不住塔山,我要你的脑袋。”

这样类似的话,林彪讲过不止一次。一字一句,不紧不慢,不高不低,与平常没什么两样,好像完全用不着声色俱厉和感叹。

沉默寡言的林彪,这一刻却反复啰嗦。

因为,果真要用脑袋担保的话,林彪的脑袋首先是用塔山来保的。

已无退路的蒋介石也对他的部下说:“攻不下塔山,*法从事!”

蒋介石的“*法从事”是经常挂在嘴上的,并且要动真刀子。抗战期间,从集团*总司令到*长、师长,被他“*法从事”的不下10个。这次内战,也屡开杀戒。49*79师师长文礼丢了沈阳南郊的白塔堡,蒋介石一封电报就要了他的命。

10月6日,蒋介石临时决定改由阙汉骞指挥“东进兵团”,立即向塔山、高桥方向攻击,侯镜如回华北赶调部队。

10日拂晓,阙汉骞指挥3个师在7架飞机、2艘*舰舰炮和数十门重炮的掩护下,轮番向塔山发起了猛烈攻击。

阙汉骞

前沿阵地得而复失,失而复得。双方伤亡惨重,真正是血流成河,尸骨如山。战事最炽烈时,某纵队司令向林彪报告,伤亡太大,部队有些吃不住了。

林彪不紧不慢地一个字一个字地吐:“我不要伤亡数字,只要塔山。”

纵队司令听了,二话没说,放下电话就组织部队继续战斗。

就这样,“东进兵团”始终未能前进一步,气得蒋介石大骂将领无用。

12日,“热闹”多日的塔山阵地忽然变得安静下来,死一般沉寂。这是一场更为残酷的厮杀前的短暂沉寂。

蒋介石特派他的随身参*罗泽闻前来督战,并决定把一直舍不得用的镇山法宝、号称没丢过一挺机枪的“赵子龙师”——“华北剿总”直辖独立95师拿出来准备大干一场,并特地调来了独立95师老师长、华北督战主任罗奇,并再一次下了道死命令,限明日*昏前攻下塔山,否则*法从事。

这回,蒋介石是真的狠上了。可现在,不单是杀一儆百的问题了。

到了这个时候,蒋介石的那些将领还是卖力的,可惜时来运不来。

六天六夜,尸横遍野,血流成河。阵地工事全被摧毁,我*整连、整营的伤亡,但塔山却一直牢牢地掌握在我*手中。

不是将官不用命,士兵不拼命,实在是国民*“气数”已尽。

蒋介石

“东进兵团”如此,“西进兵团”呢?蒋介石依然是干瞪眼的份儿。

13日,得知侯镜如的“东进兵团”在塔山受阻,廖耀湘不敢贸然西进,将部队控制在彰武、新立屯之间新开河以东地区。蒋介石大为光火,严令廖耀湘星夜渡过新开河,进占新立屯,再向锦州挺进。

锦州被东北野战*攻克后,卫立煌想将廖兵团撤回沈阳。但蒋介石却以为这是收复锦州的良机,命令廖耀湘继续南下,并设法营救郑洞国从长春出围。

按蒋介石的想法,林彪攻克锦州,伤亡不下6万兵员,部队至少需要休整一个月以上才能缓过劲。那样的话,长春兵力亦可趁机突围南下,10万部队冲出来大部分到华北、江淮应不成问题。

然而,蒋介石料不到,剩余的10万部队再也走不出冰天雪地的长春了。

在我*的*治争取和*事压力下,敌60**长曾泽生于10月17日率部起义,为彻底歼灭长春守敌创造了有利条件。10月19日,郑洞国和新编7**长李鸿被迫率部投降。

锦州、塔山这着险棋,他最终下胜了,但是否还有点后怕?旁人不得而知。但此刻,林彪得意地笑了,这是几个月来他第一次真正开怀地笑。这不仅是因为前几个月久围不得之地已向他敞开大门,还在于他忽然间明白了,长春这个缺口一打开,东北这片土地上已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住他了。

林彪

毛泽东最终同意林彪向东先打廖耀湘

根据蒋介石的指示,廖耀湘兵团已经占领新立屯,并继续向南推进,林彪立即断定廖是想重夺锦州,以便东北敌*从辽西撤入关内。

此时,东野有两个攻击方向:一是向南攻击侯镜如的“东进兵团”,一是向东攻击廖耀湘的“西进兵团”。

毛泽东要向南,想“迅速攻下锦、葫,然后迅速以主力回困沈阳”。

而这时已渡过最困难时刻的林彪在想些什么呢?

其实,攻占锦州第二天,林彪就决心回师东进,吃掉廖耀湘兵团这条大鱼了。林彪属意东进,首先是看准了国民*连遭惨败,极度恐慌混乱、进退失据的心态,同时也是基于地理上的考虑。

“东进兵团”塔山受阻,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域狭窄,不能迂回,优势兵力得不到施展。南进,攻守互换,即使不再打出个“塔山”,也难“迅速攻下锦、葫”,全歼根本就不可能。

而辽西走廊北端的黑山、大虎山地区,正是个歼敌的好战场。

经过再三权衡,毛泽东发来电报,最终同意了林彪的主张——向东先打廖耀湘。

毛泽东的高明,在于能坚定地推动部下向着正确的目标前进,又能迅速地修正自己。

蒋介石的低能,就在于恰恰相反。

毛泽东

应当承认,这一次,林彪的目光比毛泽东的更犀利、更深刻。而难得的是,这时的林彪看准火候就敢说,并不顾一切地坚持到底。

很快,林彪、罗荣桓、刘亚楼根据中央*委的指示对部队进行了部署。林彪对拿下这条自投罗网的大鱼信心十足,他想诱敌深入,把网撕得再大些,将廖兵团消灭在黑山、大虎山、沟帮子地区。

攻占锦州前,林彪打援战术是“东拖南阻”:南边坚决顶住“东进兵团”,东边则拖缠住“西进兵团”,叫它进退不得。

现在,歼廖兵团就要变成“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”了。原在锦西附近的两个热河独立师和11纵一个师,大白天里向西南作战役佯动,沿途大肆筹办粮草房舍,虚张声势,一副林彪要进关的样子。

10月17日,“东总”公开宣称南进,扫荡北宁线。21日,“林罗刘谭”致电各纵:“我*决定全力乘敌撤退中与敌决一死战……”

罗荣桓

廖耀湘大骂林彪:你们这是打的什么仗?

克四平、下锦州,攻坚战,林彪已不是生手了。但是,从平型关大捷,到扭转黑土地局势的四保临江、三下江南,以及秋风扫落叶般的夏秋冬三大攻势,以打巧仗著名林彪最得心应手的,终究还是运动战。他的的聪明才智和技巧,在比较少拘束的运动战中,可以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。

林彪的巧,巧在战机的把握,战场的选择,对部队特点的了如指掌和使用,以及走一步看几步的远见。

如果说锦州之战是辽沈战役的关键性初战,那辽西围歼战就是最后的决战。

在这最后的决战中,林彪的打法是拦住先头,截断后尾,夹击中间。用他的话说就是:“10纵拦住先头,6纵截断后尾,东返主力向中间一冲,廖耀湘兵团必然乱套。”

在东野布下天罗地网,准备全歼廖兵团时,廖在蒋介石的催促下,正气势汹汹地向辽西开来。

黑山、大虎山之间的狭长地带是沈阳通往锦州的唯一走廊。10月23日,廖耀湘兵团以新1*、新6*、71*和师3旅,在重炮的掩护下,向黑山发起了猛攻,意图为国民*大兵团撤退打开一条必经之路。

但东野10纵和1纵3师一夜急行*,先敌占领了黑山、大虎山,牢牢地坚守住了这两扇大门,完成了司令部下达的“死守阵地三天”的命令。

廖耀湘

廖耀湘在黑山、大虎山地区受阻,只得被迫放弃夺回锦州的计划,于25日晚改向营口方向撤退。但其撤退的先头部队在台安以西与东北野战*独立2师迎面遭遇。一番激战后,廖耀湘误认为遇上了共*主力,遂又命令部队向东,企图从新民窜回沈阳。

这时,我5、6两纵已南下新立屯,截断了廖兵团后退新民的公路和铁路,并与横插台安、盘山的7、8两纵构成合围之势。

旋即,东野1、2、3、10纵同时从正面发起攻击,将包括国民*王牌主力新1*、新6*在内的廖耀湘兵团10万余人全部合围在饶阳河以西、魏家窝棚以北、无梁殿以南、黑山大虎山以东的平方公里的地区内。

身处北平的蒋介石听说廖耀湘兵团被包围,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:“东北全*,似将陷于尽墨之命运。寸中焦虑,诚不知所止矣。”

10月26日拂晓,林彪命令全线出击,围歼战打响了。他给下面的命令一律是“搜索攻击前进”,不知道敌人准确位置,反正就在这一圈内。

林彪、刘亚楼

其实关于“打乱仗”,林彪在他的*事原则中有很多论述:“敌人退却——要快,敌人乱即以乱对乱,冒险扩张战果,此时不管阵地之外或阵地之内,都要猛要快”,“当然,不讲战术、见了敌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打是不对的,但也有时打对了,那就是打退却的敌人,这种情况就要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打,边打边侦察,如果慢慢展开再打,敌人就跑了”。

一贯小心谨慎的林彪,之所以敢“不管三七二十一”,是因为他对于敌我全局了然于胸。

所以现在,不管三七二十一,几个纵队四面八方,猛打,猛冲,猛追。10多万国民**队猥集在几十个“窝棚”内,包围圈越压越小,仗越打越乱。

东北野战*乘包围圈中的敌人恐慌混乱之机,在林彪“斩头断尾击腰”的命令下,对敌人实施穿插分割、各个歼灭。

国共双方*队在辽西走廊上搅到了一起,不仅国民*部队兵找不到官,官顾不上兵,就连东野部队也被冲散了。敌我交叉,我我交叉,突击与反突击,包围与反包围,50多万大*纠缠扭打。

战事发展太快了,东野大概也没想到赫赫有名的廖氏兵团如此不堪一击。面对这突如其来、始料未及的变化,刘亚楼建议:“林总,战事发展太有利于我方了。可现在大家都挤到一堆,乱成了一锅粥。我看不如来一个大胆穿插,全面渗透。”

刘亚楼

“太啰嗦了!”林彪手一挥,来得更干脆,“告诉部队以乱对乱,哪里有枪声就往哪里打,哪里枪声密集就往哪里冲,直打到听不到枪声为止。纵队不要去找师,师不要去找团,大家都去找廖耀湘就行了。”

廖耀湘见指挥部被打掉,部队被分割得支离破碎,各自为战,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。手足无措的他竞用明语向着无头苍蝇似的部下大声呼喊:“部队到二道岗子集中!”

林彪、罗荣桓、刘亚楼一听,立即手持蜡烛在地图上找这个“二道岗子”,一下子竞找到三个。林彪迅速断定是在新立屯附近的那个,于是命令部队到那里去抓廖耀湘。

10月28日,没来得及分清东南西北,廖耀湘兵团10余万人就被全歼了,号称蒋介石“五大主力”之一的新1*和新6*转眼间灰飞烟灭。

廖耀湘化装成一个乡间老头,头戴一顶半旧毡帽,找了身破棉衣穿上,肩上搭个东北老乡用的褡裢,装满了落花生,拄着棍,谎称是卖花生的小贩,企图蒙混过关。结果那一口颇为特别而又难懂的湖南话暴露了他的真实身份。

廖耀湘

战斗结束,廖耀湘被俘,刘亚楼却专门设宴招待他。谁知做了俘虏的廖耀湘憋了一肚子气,不肯喝酒,不愿吃饭,他摔碎茶杯发火大骂林彪:“稀里糊涂!莫名其妙!乱七八糟!你们这是打的什么仗?谁像你们这样打?根本毫无战术可言!你转告林彪,他要有胆的话,就摆开阵势再打一场,看看谁打得过谁?”

刘亚楼闻后,大笑道:“是的,这是一场连我们都事先想不到的‘乱’仗。看起来好像我们不讲战术,其实是你看不懂我们那个战术罢了。我们以能打胜仗为原则,以有效地消灭敌人为目的,现在事实不是摆在我们面前了吗?”

林彪得知此事后,一本正经地说:“他廖耀湘懂得战役,又讲究战术,可在东北打过什么胜仗?再打十次,他还是输!”

廖耀湘不明白,不是战术的战术往往是最好的战术,不然《孙子兵法》中为何会有“乱而取之”的说法?

廖耀湘更不明白,这一仗他不仅乱了阵脚,更乱了方寸,而我*能在乱中各自为战,是因为乱*阵中,拼的就是士气,拼的就是正义。

两昼夜消灭敌人5个*,林彪在解放*征战的历史上又创造了一项新纪录,这在世界战史上也是一个奇迹。

林彪

结语

古今中外,没有不讲“不打无把握之仗”的将*,但认真说起来,“有把握”与“无把握”之间,并不那么容易把握。要打巧仗,就不可能四平八稳,一定会带有几分冒险。不敢冒险的将*是平庸的将*。

林彪的“冒险”,是在把战争中的各种可能和意外都尽量反复盘算,因此他对战争全局和细节的把握都较为准确。或许这样显得有点儿不果决,但最后取得的胜果往往是最大的,自己的伤亡损失也总是较小的。

战争中,主动和优势的得失,经常取决于瞬间的决断。将*的功业,常在这瞬间的决断中成就,或者毁弃。战争一旦开始,林彪决无战前的“不果决”,临机决断,善于判断,显示岀了名将应有的气魄和胆识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