给大家讲一个历史的谜案。说相传在夏朝时期,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,让每个州上供青铜用来铸造九鼎。这九鼎,代表着九个州,而九州的一些壮丽河山,还有奇珍异兽,也都刻于九鼎之上,把它放作了夏朝的都城。它作为夏商周的镇国之宝,更是传承了年,可是之后?离奇失踪了,而且更加奇怪的是,史料当中丝毫没有提及九鼎的下落,仿佛凭空消失了一样。所以这九鼎到底在哪儿?成为了千古的谜团。大家肯定都注意到了,其实这九鼎代表着九州,是当时王国的象征。你像其实过去我们也经常称古代的中国为九州,那为什么称之为九州不是八州或者七州?九州这个词语第一次出现是在尚书禹贡。
相传大禹治水的时候,为了顺利地把洪水引入到海里面去,大禹修建了很多的这种大大小小的河道。在治水成功之后,大禹根据长江,还有黄河以及这些河道的分布,用一个井字把我们中原大地分为了九个部分,分别是冀州,兖州,青州,徐州,扬州,荆州,然后豫州,凉州,还有雍州。那地盘最大的就是冀州了,面积包含了比如说我们现在的北京,天津,然后河北,河南,还有山西部分,而我们山东,就被兖州跟青州所分开了。那以泰山山脉为界,那这个山脉以东呢,就是兖州,以西属于青州,你像我们熟悉的西北地区,这个属于雍州。
然后江苏那一片比如说什么东南沿海,就属于很繁华的扬州了。豫州听名字就知道肯定是河南,还有安徽的这个部分地区,而我国的西南,就被当时的荆州和凉州占据。这个九州就是我们现如今我们辽阔的中华大地的一种映射。关于九州还有一段争论。年,上海博物馆从香港购得了一批战国时期的楚竹书,这其中有一篇荣成市引起了历史学家的密切